檔案管理系統,要求具備海量存儲、數據安全、快速查詢、有序管理等方面的功能。還需要考慮:
1、檔案和電子文件的真實性,原始性;
2、檔案和電子文件的一致性;
3、檔案盒電子文件的數據防泄密。
1、保障檔案和電子文件真實性、原始性
在檔案領域中,“出處”一詞代表對歸檔記錄真實性的保證能力。也就是說,該檔案必須一直得到安全的管理。如果無法證明某檔案的真實性,則該檔案的憑證價值勢必會大打折扣。因此,全球的所有檔案法規都會有對檔案內容不可篡改的硬性規定。
傳統的存儲——無論是磁帶還是磁盤,都無法防止鼠標的點擊、鍵盤的敲動造成的文件內容意外變動。
通過“WORM”技術,在底層硬件上實現了數據只讀功能。所有的檔案進入HCAP之后,立即變為無法修改,保證了數據的原始性。
2、保障檔案和電子文件在長期保存過程中的一致性
通過建立數據指紋機制,每個檔案被賦予全球唯一的數字指紋。在檔案回訪的過程中,將數據和指紋進行即時比對,只有完全吻合時才承認文件的真實性。這樣就實現了數據雙重安全審核制度,保證檔案內容在長久儲存的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改動。
3、保障檔案和電子文件數據不泄露
對于內容檔案而言,如果不經授權對外泄露,則違反檔案管理的保密制度。即使是系統管理員和超級用戶,也應該嚴格控制其訪問權限。
傳統的存儲——提供開放式存儲、開放式訪問,介質缺乏加密能力,訪問權限沒有控制機制。
我們采用“密鑰共享”技術,存儲介質上的所有數據設置密鑰進行加密,介質脫離主系統后數據無法解密讀出,規避了更換、維護介質造成的信息泄漏。同時,支持角色權限訪問控制,對所有檔案數據訪問進行記錄,限制非法操作。
對于需要重點保護的珍貴檔案文件,采用多重保護技術,能夠對原始資料自動保留多達3份的數據拷貝。同時,對于需要徹底刪除的敏感資料,可以采用數據粉碎機制,用隨機碼對原始信息進行完全覆蓋,防止通過任何技術手段進行檔案恢復。
“大數據”云存儲解決方案
憑借我們多年在數據存儲方面的經驗,通過對異構平臺的產品(不同操作系統、不同品牌廠商存儲產品):高性能SAN 共享文件系統、高性能的存儲陣列和智能物理磁帶庫產品,針對“大數據”時代搭建一套無限擴展的“云存儲平臺”。
“大數據”云平臺:提供高性能文件檢索訪問、無限的容量擴展、異構服務器共享的虛擬存儲池,同時可配置分層存儲和歸檔備份功能,滿足各種電子檔案數據的錄入、存儲、分層存儲、備份保護等完整的數據生命周期管理需求。
“虛擬化的云存儲平臺”的擴容可分為容量擴展和性能擴展兩類:真正強大的擴展能力,支持超過1000 個工作站/服務器、單一命名空間PBs 級別的數據存儲、單臺服務器GB/s 級別的吞吐性能。在容量擴展上,存儲陣列廠商中立性,既可以在主存儲陣列基礎上進行擴容,也可以增加任意廠商的FC 磁盤陣列,在線規劃進現有的文件系統,使得前端服務器的文件系統透明無縫的增加了新的存儲空間。
在性能擴展,通過前端工作站/服務器數量的增加,在主存儲的吞吐帶寬足夠的前提下,還可以平行擴展應用服務器的I/O 節點(及SAN 客戶端),這種scale-out 平行擴展方式,非常適合未來大數據環境的I/O 增速,排除了傳統NAS 和SAN 存儲本身的技術局限。
分層存儲、近線歸檔
“云存儲平臺架構”提供基于策略的透明存儲分層和存檔解決方案,能夠更好地將數據成本和性能屬性與存儲聯系起來。以合適的成本將正確的數據保存在正 確的存儲層。此外,隨著存儲環境的發展,增強型存儲架構平臺還能為您的分級存儲和存檔環境提供無與倫比的擴展能力和性能,當磁盤和磁帶兩種介質組合為同一 個存儲池時,需要訪問某個文件時時,如果訪問的數據在其它存儲分層,即使是在物理磁帶庫內,數據均可透明自動回遷到主存儲。平時,我們將一些長時間沒有被 訪問的數據,能過系統策略,自動的遷移到成本較低的存儲介質上,如SATA存儲、虛擬帶庫以及磁帶,將高速硬盤的存儲設備的空間讓給熱門數據塊,提升讀寫 速度。將設備資源更有效合理的利用。
數據備份、容災
“云存儲架構平臺”中可定制數據存儲策略,一份檔案可最多定制4 份拷貝,用戶存儲到虛擬存儲系統中的數據可被遷移存儲到近線分層廉價磁盤和物理磁帶庫等存儲設備中,意味著重要的用戶數據不僅僅實現了近/離線存儲,同時 也實現了這些數據的歸檔備份管理,可參考圖例。
最佳的投資回報率
通過“大數據云存儲平臺”將磁盤和磁帶進行完美的存儲整合,可構建出近乎海量的存儲池,特別適用于大數據應用的數據生命周期管理。具有極佳的總擁有成本和投資回報率。詳細投資回報率可根據方案配置進行對比分析。 除了對非結構化大數據進行存儲管理之外,也對虛擬機環境和傳統應用的數據保護提供了基于磁盤去重壓縮備份和容災、及物理磁帶歸檔的整體解決方案。